3月11日,教育部已研究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新设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透露,福耀科大第一届招生名额是100人左右,师生比约3:1。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官网公布的教师师资队伍名单中,已经有十多位海内外院士亮相。具体简介如下:

沈卫明,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讲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CAE,2019),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FIEEE,2012),加拿大工程研究协会会士(FEIC,2013),亚太人工智能协会会士(FAAIA,2020)。曾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现任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IEEE协同设计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协同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生产调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大模型、智能体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曾获IEEE加拿大唐纳工业领袖奖、加拿大联邦大楼最佳能效奖、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国家杰出贡献奖和最佳技术成果转让奖等奖项;2019年获得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连续四年(2020-2023)被评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发表SCI期刊论文400多篇,H指数72。

樊台平,担任福耀科技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曾任英国剑桥大学药理学系血管新生和天然药物实验室主任、博导(1986-2020),英国皇家学会工艺学院院士(FRSA)。专注于炎症、免疫药理、中西药机制、研发和应用等研究方向。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国际奖(2019);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发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其他著作150余篇,被引用9700余次:“H指数”=46。

Peter Henry St George-Hyslop,担任福耀科技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杰出访问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多伦多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教授、剑桥大学教授。世界知名的医学家、神经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于1997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学者奖、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医学金奖、加拿大卫生研究所迈克尔-史密斯奖、1997年加拿大健康研究所迈克尔-史密斯奖和2014年丹大卫奖。发表SCI论文470余篇,被引用100000余次,H指数=134。

Antonio Vidal-Puig,担任福耀科技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杰出访问教授。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代谢研究所教授Antonio Vidal-Puig专注于能量消耗与储存机制、脂肪代谢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发表SCI论文280余篇(Nature Medicine, Cell等),被引用46,400余次,H指数114。

左明健,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青岛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教授。入选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创始会士(ISEAM)、工业和系统工程师学会会士(IISE)、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学会会士(PHMS)、国际振动与噪声协会杰出会士(IIAV)、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以及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会士(AIIA)。在可靠性理论、维护优化方法、及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领域获得了众多出色的研究成果。荣获IEEE可靠性学会终身成就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5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300多篇,学术会议论文300多篇,学术专著5部,截止至2024年10月,H指数87,总引用29,000多次。做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旨报告,担任过多个学术期刊的编辑或编委,指导培养了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一百多人。

张真诚,担任福耀科技大学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杰出访问教授。欧洲科学院(英国)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奥地利)院士与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士(IET Fellow)、中国台湾计算机学会会士(CS Fellow)与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 Fellow)。曾任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中正大学讲座教授、工学院院长、教务长、代理校长等职务。

Hans-Jörg Fecht,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德国乌尔姆大学教授,欧洲科学艺术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最高科技奖莱布尼茨奖获得者、欧洲Eureka新材料集群发展平台负责人、德国乌尔姆大学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创始人和现任所长、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材料科学教授、德国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新结构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20多项科技奖励与荣誉,包括德国Leibniz奖、德国工程学会的材料进步奖德国纳米科技先驱奖和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TMS)Mehl奖委员会主席等。

Jürgen Eckert,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埃里希·施密德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奥地利里奥本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2006-2015,曾担任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固体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复杂材料研究所所长,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物理,亚稳态材料,结构-性能的相关性以及先进材料的结构和物理特性。目前是奥地利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委员、材料研究学会(MRS)会员。曾获德国研究基金会的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奖,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Materialkunde(DGM)的DGM奖,欧洲研究理事会的ERC-Advanced Grant,IS-MANAM高级科学家奖,中科院Hsun Lee奖等10余项,合作发表论文1100多篇。

Akihisa lnoue (井上明久),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杰出访问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世界著名的材料学家,块体非晶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是块体非晶合金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在该领域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00余篇,被引用超过30000次。曾获得日本国内象征技术领域杰出成果和人才的最高奖 “产学官连携推进会议内阁总理大臣奖”和“日本制造业大奖”。此外还获得剑桥“Keller Lecture”称号,瑞典皇家工学院荣誉博士称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James C. McGroddy奖项,以及ActaMaterialia Gold Medal等奖项。

Hirotada Mori,担任福耀科技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院院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曾在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任教,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作为亚洲地区唯一代表团队完成细菌基因组学计划。在日本创立了系统微生物学研究先河,2022年12月获得广东省珠江人才海外领军人才称号,并获得首届广东省友谊奖。

王力翚,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加拿大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Fellow、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卓越与领导力奖、跨学科合作研究奖、全球影响力奖和杰出人才奖的八次获得者,2020年入选智能制造领域20位最具影响力教授,曾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金奖。

杨春生,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杰出访问教授。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工学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博导、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亚太人工智能协会Fellow(FAAIA),加拿大CARLETON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曾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委员会、爱尔兰科学院等学术评委。从事可信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工作34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机器学习、预测运维,复合推理,智能系统等。

John S. Tse (谢硕),担任福耀科技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教授,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加拿大同步辐射和中子衍射研究院的领导者之一。世界顶尖计算材料科学家,发表了320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接近5000次,H指数为37。

李挥,担任福耀科技大学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北大实验室主任(国家发改委)、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国际院士科创中心首席信息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系统性的指出目前IP体系的三大基因缺陷论断的学者。曾任美国TerapowerLimited通信芯片设计总监,高级设计师,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集成电路系主任10年。

张义国,担任福耀科技大学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英国丹迪大学博士,英国皇家医学院士,欧盟科学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会士。曾在明尼苏达大学Hormel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8-2003)、英国丹迪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任资深研究员CO-PI(2003-2012),郑州大学教授(2006-2008)和重庆大学教授、博导(2010-2024)。另外,早期任临床医师8年。
来源: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