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与服务

cloud
会议论文平台

AC会议论文平台旨在为国际会议组织者和与会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系统。

cloud
合作办会

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通过该平台建立您的会议。我们将提供免费的会议提交系统和卓越的会议出版服务。

期刊推荐

Blockchain

  • ISSN(Print):2959-1260
  • ISSN(Online):2958-8138

ExRNA

  • ISSN(Print):3005-5431
  • ISSN(Online):2398-0060

Advanced Manufacturing

  • ISSN(Print):2959-3263
  • ISSN(Online):2959-3271

Smart Construction

  • ISSN(Print):2960-2025
  • ISSN(Online):2960-2033

学术资讯

image
2025-08-15
重磅!202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

8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22所大学上榜,数量超过美国(183所),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高校排名亮点

清华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20名,位列第18名,成为亚洲第一。

北京大学排名第23,浙江大学第24,上海交通大学第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40,复旦大学第41。

中山大学(65名)、华中科技大学(73名)、南京大学(75名)、武汉大学(81名)、四川大学(87名)、西安交通大学(92名)、中南大学(96名)。

香港城市大学排名上升至第99位,首次进入全球前100名。

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首次上榜高校:广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22所高校首次进入榜单。

进步显著高校: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18所非“双一流”高校进入全球500强,其中南方医科大学首次进入全球300强。

中国区域高校表现

上海高校:共有14所高校上榜,其中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9所进入全球500强。

福建高校:厦门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150名,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分别位列全球301-400名、401-500名。

该排名由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主要依据学术成果、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数量、高被引学者数、《自然》《科学》论文发表量等核心指标综合评估。来源:软科、网络综合,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软科、网络综合,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mage
2025-08-15
熊宇杰,提名任安徽师大校长

据微信公众号“安徽先锋”8月14日消息,日前,省委决定,提名熊宇杰同志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熊宇杰简介

熊宇杰,男,汉族,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吉安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24),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7),新加坡国家化学会会士(2022)。

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获化学物理学士学位,2004年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谢毅院士。2004至2011年先后在美国三所大学工作;2011年辞去首席研究员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历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执行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其间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学习)。2024年3月至2025年8月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2025年8月至今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任校长。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2)、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4,2015,2016,2018)、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Soc Rev开拓研究者讲座奖(2019)、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2015),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现担任学术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副主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期刊顾问委员或编委。

主要从事仿生催化系统的智能定制研究,已发表30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子刊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顶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51,000余次(H指数115)。

来源:安徽先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mage
2025-08-01
【MLCCIM 2025】第四届机器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国际会议成功在漠河举办

2025年7月21-25日,由佛山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主办,佛山市人工智能学会、AC学术中心、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联合协办的第四届机器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国际会议(MLCCIM 2025)在中国漠河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全球计算机领域的知名学者与青年才俊,围绕机器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等多个研究热点展开深入交流。

22日上午,大会主会场在漠河峰悦之约酒店隆重开幕。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贺升教授和程序主席山东大学田国会教授分别担任大会主会场主持人。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做开幕致辞,随后,佛山大学朱文博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朱文博副院长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佛山大学及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发展历程,肯定了本次会议在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莅临现场及线上参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

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做开幕致辞

佛山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朱文博副院长做欢迎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王贺升教授主持大会(上)

山东大学田国会教授主持大会(下)

本次会议主会场邀请了四位著名学者作主旨报告,他们分别是:IEEE/IET/AAIA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程龙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IEEE/IET/IMechE/AAIA/BCS Fellow,英国利物浦大学杨辰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刘璐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武继刚教授。上午主会场的报告与讨论涵盖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强化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全球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现场互动积极,专家与听众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程龙教授线上作主旨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刘璐教授作主旨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武继刚教授作主旨报告

英国利物浦大学杨辰光教授线上作主旨报告

当日下午,大会共设立两个平行分会场。分论坛(一)由华南师范大学蒋运承教授组织并主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何清研究员作特邀报告。同时,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报告人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内容丰富,交流深入,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学术界的互通与合作。

华南师范大学蒋运承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何清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分会场合影

晚上,大会举行了颁奖晚宴,对在会议投稿、海报展示与学者报告中表现突出的作者进行了现场表彰。颁发了多个奖项,以鼓励青年学者的创新探索和卓越表现。

颁奖晚宴现场

在热烈融洽的交流氛围中,会议主办方表达了对下一届MLCCIM会议的美好展望,希望未来能继续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全球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多元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