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AI 2025】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在长春圆满闭幕
11月14日至11月16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RAI 2025)在长春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吉林省机器人学会组织,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和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并获得了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脑信息与智能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爱迩思出版社(ELSP),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AC学术中心等高校与学术单位的共同协办。旨在汇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前沿技术,推动学术交流与技术发展。

大会现场
本次会议主题涵盖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的多学科,共吸引了百余专家学者参与,共设立3场主旨报告,5场特邀报告以及分会场设置院长论坛和Workshop报告环节。首先,邀请到了吉林省机器人学会理事长杨华民教授致开幕辞。杨华民教授先对到场的来宾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术研究绝非闭门造车,希望各位能携手,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技术瓶颈,让实验室里的前沿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而是快速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的强劲动力。

吉林省机器人学会理事长杨华民教授致开幕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楠楠教授的报告从架构设计、推理步骤和参数量化三个方面对神经网络压缩和稳定训练进行了探讨,并有望为边缘设备需求的大型模型构建全面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实现资源消耗和模型性能之间的良好平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楠楠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Nikolaos Freris 教授介绍了仿生软螺旋机器人,通过3D打印,它们可以轻松快速地构建任意规模。此外,一个机器人可以处理各种各样大小、形状和重量的物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Nikolaos Freris 教授作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Shadiev Rustam教授展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工具重塑教育格局的前景,并为旨在将此类技术整合到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用的见解。

浙江大学Shadiev Rustam教授作主旨报告
特邀报告随后举行。吉林大学周淼磊教授、张锐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胡海飞副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关毅教授,吉林大学高一星副教授分别就仿生类人机器人、软地形仿生运动机制与设备、太空载荷精密装配方案、系统相似性模型、机器人学习等领域分享最新成果,并与听众展开交流。
在下午的院长论坛和分会场报告中,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院长论坛照片

分会场报告照片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在长春圆满落幕。大会汇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前沿深入交流,分享最新成果,探讨未来趋势,激发跨界合作,为学科发展和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