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天文系成立,毛淑德担任创系系主任
近日,西湖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在云谷校区举行。西湖大学徐益明讲席教授、副校长邓力现场宣读了《关于成立西湖大学天文系的决定》,并宣布首任系主任由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教授担任。

揭牌仪式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12任校长、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Brian Schmidt,莱顿大学分子天体物理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前主席Ewine van Dishoeck,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荣休教授、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Douglas Lin(林潮)亲临现场,受聘为西湖大学天文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天文学不仅承载着人类对宇宙最深切的好奇,更是推动原始创新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引擎,西湖大学秉持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注重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天文学科的设立,不仅完善了西湖大学理学板块的布局,更将成为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战略支点。”

毛淑德
现场,毛淑德介绍了西湖大学天文系的设想与规划。他表示,西湖大学天文系将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深化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希望西湖大学天文系未来能成为世界天文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毛淑德简介
毛淑德,1966年11月出生于浙江义乌。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1992年至1999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冠名博士后。2000年至201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0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2014年10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天体物理中心主任;2019年4月至2025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2025年初,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天文学讲席教授、天文系首任系主任。
毛淑德一直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包括系外行星搜寻、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星系形成和演化等,提出的微引力透镜效应系外行星探测方法已发现200多颗行星,成为中美空间望远镜项目的核心观测方法之一。200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Bessel研究奖,在《科学》《天体物理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
来源:西湖大学,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