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等12位华人学者当选!2025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揭晓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公布了新一届院士名单,此次评选新增共计120名院士及30名外籍院士。其中,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此前,袁隆平、张启发、李家洋、卢煜明、施一公、杨焕明、高福、颜宁、曹晓风、康乐、王贻芳等中国科学家曾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还有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李文渝、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瓯、沈康、周集中。部分华人学者简介如下: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7年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范汕洄简介
范汕洄,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范汕洄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
范汕洄的研究兴趣是纳米光子结构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基光子晶体和超颖材料,以及这些结构在能源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
林芳华简介
林芳华,上海纽约大学数学联聘教授、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Silver讲席教授。1981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赴美国留学,1985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林芳华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并曾获众多学术奖项与荣誉,其中包括Alfred P. Sloan 研究奖和美国总统青年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研究员奖(1998年),美国数学学会博谢奖(Bocher Prize, 2002年)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陈省身奖(2004年)等。
林芳华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经典分析和应用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度量理论和变分微积分。著有多本学术专著,并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刘建国简介
刘建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大学杰出教授,系统综合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获得湖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佐治亚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
创建并领导国际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网,主持完成了美国科学基金会、美国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健康研究所等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资助的数十项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在《自然》和《科学》等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刘建国教授长期从事系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军简介
刘军,哈佛大学统计系教授,198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91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刘军教授在序贯蒙特卡洛和粒子滤波方法做出奠基性的贡献,对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的设计构建了重要理论框架和新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个性化医疗等许多领域。他将贝叶斯模型和MCMC方法成功应用于生物信息学领域,由他提出的“Gibbs保守串抽样和指针”是迄今为止生物学者寻找DNA和蛋白序列中精巧模式的两种最流行算法之一,在了解基因调控和蛋白同源性方面有非常成功的应用。近年来,刘军教授在统计学习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对大数据处理方面有重大影响。
刘军教授曾获得2002年度COPSS Presidents' Award,NSF CAREER Award,晨兴应用数学金奖、ICSA杰出成就奖、ICSA许宝騄奖等荣誉。他是ISI高被引用数学家,IMS Medallion Lecturer,Bernoulli Lecturer,IMS Fellow和ASA Fellow,还曾担任ASA会刊联席主编及多个国际一流统计杂志副主编。200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2015年领导创建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并任名誉主任,2024年以筹建发展委员会主任身份领导在清华大学创建统计与数据科学系。
沈康简介
沈康,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和病理学系终身教授,吴蔡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1999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取得分子细胞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旧金山加大做博士后研究。
沈康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脑部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Cell、Science、Nature、Neuron和Nat Neurosci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其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为理解突触发育、轴突运输和树突发育等生命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Alfred Sloan award和Searle Scholar award等多种荣誉。长期担任Nature、Neuron、Dev Cell、eLIFE和PNAS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周集中简介
周集中,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环境基因研究所所长。1981年获得湖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周集中长期从事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物修复,生物能等领域的研究。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