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细信息

杰青优青项目更名,30年招牌已成历史

2025-01-21244

2025年起,为持续深化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改革,确保人才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激励人才成长的目的,避免“帽子化”等异化使用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2024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30周年。在科研工作者心目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基金的金额上,之所以保持这么强的生命力,还因为这项基金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就意味着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被称为“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自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