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细信息

突发!eLife影响因子将被取消!

2024-11-15217

当地时间11月13日,Web of Science运营方科睿唯安(Clarivate)宣布,将不再赋予期刊eLife影响因子。不过,该期刊的部分论文仍然会被Web of Science收录。

Retraction Watch 截图

上个月,eLife被Web of Science平台预警,标记为“On Hold”,理由是该期刊从去年开始采用新型的出版模式,不再拒稿,改为以“评审预印本”(reviewed preprint)的形式发表,这与科睿唯安认同的同行评审验证脱钩。

根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消息,科睿唯安在最新决定中表示,在eLife提供的内容中,被认为“不完整”或“不足”文章之外的合规论文会继续被ESCI合集收录,但是这类被部分索引的期刊无法获得期刊影响因子或其他任何期刊层面的引文指标,因此eLife在明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将不会获得影响因子。

近年来,eLife最大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不拒稿”政策,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很多人理解错误。这里的“不拒稿”是指通过编辑评审的文章,外审后不拒稿,其实是编辑团队充当了评审专家的角色。

eLife的创刊主编为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之前还担任过PNAS的主编。

2019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教授Michael Eisen从Randy Schekman手中接棒,成为eLife新主编。

2020年12月1日,eLife宣布,自2021年7月起,将只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论文,如bioRxiv、medRxiv或arXiv,被视为是“先发表,再评审”。

2022年10月20日,eLife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

2023年3月9日,包括Randy Schekman在内的29位eLife编辑写信给期刊出版方,要求立即撤换主编Eisen。同时有五位eLife副主编辞职,还有大量审稿人和资深编辑“随时准备辞职”。

2023年10月,Science News指出,执行新政之后,eLife发表周期明显缩短,但投稿量也出现下降。

2024年10月,eLife被科睿唯安列入“on hold”名单

来源:Retraction Watch,仅用于学术分享

retractionwatch.com/2024/11/13/elife-wont-get-an-impact-factor-says-clar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