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细信息

西大最新公示!拟同意1人由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

2024-08-0164

近日,西北大学发布了《西北大学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人员情况公示》,经本人申请,单位考核推荐,学校职能部门审查,拟同意1人由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

根据西北大学官网信息,这并非该校首次公示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相关信息。

2024年5月27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发表权威期刊论文

2024年5月11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发表权威期刊论文

2024年5月6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4年1月13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发表权威期刊论文

2024年1月9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发表权威期刊论文

2023年9月28日,满足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条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发表权威期刊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西北大学人事代理转聘事业编制人员情况公示信息还有很多,可见,西北大学对人事代理人员也提供了充足的发展保障和待遇提升空间。

《西北大学人事代理工作实施办法》西大人〔2023〕3 号第四章提到:

第十三条 以公开招聘方式聘用的人事代理人员,经个人申请,组织考核,合格后可择优转入事业编制。

(二)教学科研岗位

1. 在首个聘期(三年)内,以西北大学为申报单位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或以第一作者且署名单位为西北大学在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且达到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转入事业编制条件者,通过个人申请、相关部门审核、分管人事工作校领导审批,经公示无异议后,可转入事业编制;

从公示内容来看,转聘人员入职时间均为三年内,且满足了发表权威期刊论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转聘条件。

过去,高校有固定的教职工编制数量,但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和教职工数量随之增多,原本的人事制度已然不再适用。在此之下,人事代理制度逐渐走入大家视野,改变了高校原本能进不能出,单向流动的人事机制。

2023年7月,《西安理工大学关于拟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人事代理学生辅导员人选公示》发布,经所在学院考核和学校联合考核小组考评,拟选拔18名人事代理学生辅导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023年,南京某职业院校发布了《关于人事代理制聘用人员拟转为事业编制聘用人员的公示》,5人由人事代理转事业编制。公示明确提到,凡学校在岗的人事代理制人员进校工作满3年,具有硕士学位且已取得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的,可直接办理调配转为事业编制人员。

目前,很多高校都制定了人事代理人员转为编制的相关办法,每年也都有部分高校的人事代理人员转为编制的情况。

从众多高校关于人事代理的规定可以看到,高校的人事代理制度主要是为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人事代理人员转为事业编制是有条件的。以西北大学为例,教学科研岗位人事代理人员获得利好的前提条件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或以第一作者且署名单位为西北大学在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对于高校青椒来说,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圈内人都知道,论文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作为一种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输出,需要你将学到的知识重新梳理归纳,做出深度的思考。

来源:西北大学网站、麦可思研究、各高校网站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