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I与SCI区别及影响因子解析
ESCI 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 SCI。下面为您详细解析它们之间的核心区别,尤其是关于影响因子的部分。
核心区别:数据库层级不同
可以将科睿唯安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想象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1. SCI:科学引文索引
位置:金字塔的顶端。
定位:是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中最古老、最核心、最具声望的数据库。它主要收录各学科领域内最权威、影响力最高的期刊。
注意:现在我们常说的“SCI”通常是一个广义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它的扩展版 SCIE。在今天的语境下,SCI和SCIE基本可以等同看待,都是高质量期刊的代表。
2. ESCI:新兴资源引文索引
位置:金字塔的基座或准入门槛。
定位:于2015年推出,旨在收录一些具有区域重要性、新兴领域、或已经达到Web of Science严格选刊标准但尚未达到SCIE/SSCI/AHCI级别的高质量同行评审期刊。
作用:
为期刊提供一个“被观察”和“展示”的平台。
是期刊进入SCIE/SSCI/AHCI的预备队或试用期。很多期刊会先被ESCI收录,之后再争取进入更核心的数据库。
JIF区别解析:最关键的一点
这是区分SCI和ESCI最核心、也是最常被误解的一点。
SCI期刊:
拥有期刊影响因子。每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会为这些期刊计算并公布其影响因子。
这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关键指标。
ESCI期刊:
没有期刊影响因子。它们不会被计入JCR报告中,因此没有官方发布的JIF。
但是,ESCI期刊上的文章如果被其他期刊引用,这些引用数据是可以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检索到的。也就是说,ESCI期刊对学术交流是有贡献的,只是它本身还没有获得影响因子这个“标签”。
总结对比表格
| 特征 | SCI (通常指SCIE) | ESCI |
|---|---|---|
| 中文名称 |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 | 新兴资源引文索引 |
| 数据库层级 | 核心库 | 基础库/预备库 |
| 选刊标准 | 极高,代表各领域顶尖期刊 | 较高,但低于SCI,收录高质量新兴或区域性期刊 |
| 期刊影响因子 | 有 | 无 |
| 在JCR中报告 | 是 | 否 |
| 主要作用 | 标识顶尖期刊,用于学术评价 | 扩大WOS覆盖面,为期刊进入核心库提供通道 |
| 学术评价中的地位 | 在中国等国家,通常被视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指标 | 地位低于SCI,但通常被认为优于普通非WOS期刊 |
给作者的建议
1. 投稿时务必看清:当您选择期刊投稿时,一定要去Master Journal List上查询确认。如果期刊只显示被ESCI收录,而没有同时被SCIE或SSCI收录,那么您发表的文章就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SCI论文”。
2. 了解单位政策:在科研评价、毕业要求、职称评定中,请务必了解您所在单位或领域的具体规定。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承认拥有影响因子的SCIE/SSCI/AHCI期刊,不承认仅被ESCI收录的期刊。切勿想当然地认为“在WOS上能查到就是SCI”。
3. 如何看待ESCI期刊:
积极方面:被ESCI收录意味着该期刊已经过初步筛选,质量有一定保障,并且有潜力在未来晋升为SCI期刊。对于新兴领域或发展中国家的期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谨慎方面:如果您追求的是发表具有高影响力和广泛认可度的“SCI论文”,那么仅被ESCI收录的期刊可能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结论:ESCI是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个独立于SCI的数据库,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ESCI期刊没有期刊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价中,应严格区分这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