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会议推荐与排名查询方法
CCF推荐会议列表在哪里?
最权威、最官方的来源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官方网站。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ccf.org.cn/Academic_Evaluation/By_category/`
这个列表的全称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通常简称为“CCF推荐列表”或“CCF分类”。
列表使用方法:
1. 进入官网后,您会看到最新版本的目录(通常是PDF文件)。目前最新的是2022年版本(2023年发布)。
2. 下载PDF打开后,目录按计算机的细分领域分类,例如:
人工智能(A)
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与分布计算/存储系统(B)
计算机网络(C)
网络与信息安全(D)
软件工程/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E)
数据库/数据挖掘/内容检索(F)
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G)
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H)
交叉/综合/新兴(T)
3. 在每个领域下,会议和期刊被分为 A、B、C 三个等级,A类为最高级别,代表世界顶尖或非常优秀的学术会议/期刊。
重要性:在中国计算机学术界,CCF推荐列表是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最广泛认可的评价标准,常用于研究生毕业要求、奖学金评定、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和成果评价。
计算机会议排名怎么看?(综合视角)
只看CCF列表可能不够全面,尤其是当你希望了解一个会议在国际上的普遍认可度时。以下是几种主流的看法和排名体系,建议综合参考:
方法一:参考CCF推荐列表(国内标准)
核心指标:A、B、C类等级。
优点:权威、分级清晰、与国内学术评价体系直接挂钩。
注意点:它主要反映中国学界的观点,且覆盖的会议数量有限(主要精选各领域的重要会议)。
方法二:参考Core Conference Ranking(国际标准)
是什么:这是一个由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学者维护的会议排名系统,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官网地址:`http://portal.core.edu.au/conf-ranks/`
核心指标:分为 A, A, B, C 四个等级。A 为最高级别。
如何使用:在官网搜索会议名称或按领域浏览,可以查看会议的分级。通常,CCF-A类的会议在CORE列表中基本上也是A或A类。
方法三:参考Google Scholar Metrics(影响力标准)
是什么:谷歌学术通过计算会议论文的h5-index(h指数)等指标来衡量会议的影响力。
官网地址:`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top_venues`
核心指标:h5-index(h5指数)和 h5-median(h5中位数)。数值越高,代表该会议近期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越多,影响力越大。
优点:数据客观、实时更新,能反映会议近五年的实际影响力。
缺点:新兴的热门会议排名可能上升很快,而一些传统但严谨的经典会议可能排名相对下降。
方法四:询问导师和同行(领域标准)
这是最重要且无法被替代的方法!
为什么:每个小领域(甚至子方向)都有其“圈内”公认的顶会。有些会议可能整体评级不是A,但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却是毫无争议的最佳平台(例如,机器人领域的RSS,计算机视觉领域的WACV等)。你的导师和实验室师兄师姐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准确的参考。
需要了解的信息:
“我们领域公认的顶会是哪几个?”(即“必投”和“梦会”)
“哪些会议口碑好、评审公正?”
“哪些会议比较‘水’,要尽量避免?”
方法五:参考其他指标
录用率(Acceptance Rate):通常来说,录用率越低,会议竞争越激烈,门槛越高,含金量也越高。但需注意,不同领域的录用率差异很大(例如,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顶会录用率可能高达20%+,而某些热门应用领域的顶会可能低于15%)。
会议历史和国际程序委员会(PC):一个会议如果历史悠久,且每年的PC成员都是业界知名学者,那么其权威性通常很高。
中科院分区:虽然主要用于期刊,但中科院也发布了《国际会议预警名单》,可以作为一个避坑参考。
综合建议与总结
给您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认知:
1. 对于国内学术评价:首要参考CCF列表。确认目标会议是A、B还是C类。
2. 为了解国际声誉:交叉查询CORE排名,看看它是A、A、B还是C。
3. 为判断近期热度:查看Google Scholar Metrics的h5指数,了解其影响力趋势。
4. 最重要的一步:与你的导师和实验室同伴讨论,了解你所在细分领域的“潜规则”和真实口碑。
5. 最终决策:将以上所有信息结合,形成一个对会议全面立体的认识,再决定是否投稿。
一句话总结:在国内,CCF列表是“硬通货”;在国际上,需综合CORE排名、谷歌指标和领域口碑来判断。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答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