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任的审稿人是什么样?
SCI几千种期刊。可以说什么样的杂志社都有,什么样的编辑都有,至于审稿人就更是多种多样的。其实,审稿完全是义务劳动,不但没有得到一分钱,还给自己多了很多工作,因为有时候仔细看一篇稿子,一天时间就过去了。我以前给某个期刊审了很多稿子,但是自己论文投过去之后,仍然初审被拒,瞬间感觉我为这个期刊付出的劳动白费了。
既然审稿人审稿是义务劳动,这也就意味着期刊没办法对审稿人进行制约,也会导致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审稿人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拖延症晚期型
这些审稿人总是觉得时间还有很多,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可能拖到最后都忘记要审稿这件事了。
审稿对他们来说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事,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们,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将审稿的优先级提到前面。
或者说,这种类型的审稿人对时间的紧迫性完全无感,总觉得时间大把,结果一晃眼时间就过去了,他们还没开始呢。
一篇paper、一个期刊出现拖稿不可怕,怕的是行内都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无论审稿期给多长,大多数人审别人稿真的是能拖就拖、审稿ddl有多长就拖多长,人的惰性、利己主义就是会压坏社会效率提升……
正常时候、一篇稿子对于一个知名期刊的审稿人,真的都需要审稿三个月乃至大半年以上嘛?这里建议审稿人你忙呢就不要接受审稿,否则,就应该按时提交意见。
2、不讲逻辑型
论文写得非常好,逻辑清晰,数据分析充分。但由于某些细节问题,我认为这篇论文不适合发表。
您的论文中图表的颜色搭配有些不合适,而且有些句子行距不一致。建议大修。
论文内容丰富,但在第三段第六行的表达方式不够精确。建议大修。
文章中没有提到某某经典方法,说明工作不够全面。”(实际上,文章已经详细讨论了经典方法,并提出了改进)。
3、违反学术道德型
对于行业内知名人士或“大牛”的投稿,他们往往给予宽容甚至优待,而对普通作者则异常严格。
发现文章中有新颖的想法或方法后,故意拖延审稿时间,甚至剽窃其中的内容,用于自己的研究中。
态度傲慢,常常在审稿意见中使用侮辱性语言,对稿件进行过度贬低,甚至人身攻击。
要求作者引用某些特定的文献,一般是自己的论文,即使这些文献并不直接关联或对研究有实质性贡献。
4、盲人审稿型
“你的实验设计没有与某某方法进行比较。”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比较,并且不仅限于一种方法。这种情况下,审稿人明显没有仔细阅读相关部分,忽略了已存在的内容。
“整篇论文没有进行这个实验,为什么不做?”尽管论文中已经有几十页实验设计和结果,但审稿人却声称没有看到。
“没有提供代码来验证实验结果。”即使作者已经上传了代码,审稿人仍声称未看到。
“公式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在公式的下一行你已经提供了符号的详细解释,审稿人却没有注意到。
“实验设计没有依据。”你已经在论文中提供了实验设计的参考文献和依据,审稿人却认为没有。
5、无理取闹型
“这个值为什么不是2?为什么是2而不是3?什么是模型?什么是力方法?”对论文中已经明确说明的基本概念或已知常识的质疑。
“你说用了某个材料,但没有提供材料的具体信息。”即使你已经在论文中清楚地说明了材料的使用及其相关信息,审稿人仍然要求提供。
“你在公式中使用的符号表有问题。”(尽管上已列出并解释了符号)
“图表参数没有列出表格,而是用文字描述。”如果你的论文使用文字描述图表参数,并且这些描述是清晰且充分的,审稿人坚持要求使用表格而忽略文字描述的有效性。
6、不懂装懂型
论文的主题或领域不熟悉,却假装理解并给出误导性或不准确的意见。这种意见修改起来非常麻烦,因为一些本领域的基本常识都要作者一点一点讲给审稿人听,这样改出来的论文哪里还像个论文,简直就是个说明文了。通常这种又分为两种:
不懂还拒稿型:这类审稿人接到稿件后,尽管对领域不熟悉,还是提出一堆看似专业但实际不相关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偏离主题,甚至是领域外的基础性问题。在多次来回后,仍然无法理解论文核心内容或本领域基本常识,最后以这些看不懂或理解错的部分为由拒稿。
外行但接受型:这类审稿人意识到自己对该领域并不熟悉,因此在审稿过程中提出的意见比较笼统或者敷衍,没有深入探讨论文的细节。虽然他们的意见对论文的质量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但也不会过多为难作者,通常会较快地接受稿件。
遇到上面这些审稿人其实可以申诉,大部分好的期刊都有清楚的申诉政策和流程规定,所有的申诉都会照流程走。如果作者强烈认为论文的决定不正确,有权对编辑部决定提出申诉。
申诉的流程通常会比一般投稿来得严谨,申诉的案件会由好几位编辑进行审核,在提出个人意见之前,必须先看过审稿报告以及作者的申诉内容。接着编辑会讨论各自的看法,然后形成共识。如果编辑认为有需要再次进行评估,就会将论文再度送审。因此申诉程序通常都是严格而公正的。作者一般对申诉怀有误解,认为申诉没有用,然而,如果情况够严重,而作者能够对每一点提出客观且强力有据的反驳,编辑会给一次公平的机会。
但是也有很多期刊编辑也不责任,申诉信写了也置之不理。所以,如果申诉一周都不回复,还是建议尽快转投他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