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前沿国际会议 (ICFEECS 2025)

会议简介:第二届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前沿国际会议(ICFEECS 2025)由福建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AC学术中心协办,将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中国福州举行。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将出版到 ICFEECS 2025会议论文集,由IOP国际出版社出版,并提交EI数据库。

2025-10-17 至 2025-10-19

中国,福州

距离大会截稿

第二届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前沿国际会议(ICFEECS 2025)由福建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AC学术中心协办,将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中国福州举行。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将出版到 ICFEECS 2025会议论文集,由IOP国际出版社出版,并提交EI数据库。

本届大会旨在聚集领先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学者,共同交流和分享在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各个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研究人员、从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跨学科平台,以展示该领域产、学、研的最新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可行解决方案。

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学者拔冗莅临,展示最新的研究和成果,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为全球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信息

会议名称:第二届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前沿国际会议(ICFEECS 2025)

会议地点:中国 福州

主办单位:福建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AC 学术中心

研究领域: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17日-19日

官方邮箱:ICFEECS@163.com

大会官网:www.icfeecs.org

组委会秘书:

唐老师 Tel&WeChat-18075175128

林老师 Tel&WeChat-18597998386

往届检索信息:

征稿主题

集中但不限于“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等其他相关主题。

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智能光子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技术、电机与驱动系统、高性能电机系统、高压与绝缘技术、微波技术、光子学与纳米光子学、光子量子技术、电力电子与驱动系统、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电力系统通信、遥感、雷达和传感、半导体技术、信号与图像处理、光子信号处理、节能光子器件、量子光学、光学计量学

计算机科学(第一部分):算法、人工智能、自动机理论、自动推理、编码理论、编译器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计算复杂性理论、计算神经科学、计算物理学、计算科学、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安全、计算机视觉、并发(计算机科学)、密码学、数据挖掘、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分布式计算、进化计算

计算机科学(第二部分):形式化方法、形式语义学、博弈论、图论、图像处理、信息可视化、机器学习、数理逻辑、自然语言处理、网络、数论、数值分析、操作系统、并行计算、编程语言理论、量子计算、关系数据库、逆向工程、机器人学、软计算、结构化存储、符号计算、类型理论

主讲嘉宾

张青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纳米电子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电子材料的电学特性与应用、储能器件和能量收集装置等。自1998年以来,张青教授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金属/碳纳米管接触、分子吸附和功能化学剂对碳纳米管电子传输特性的影响,并成功开发了多种碳纳米管电子器件,包括碳纳米管逻辑门、碳纳米管OLED驱动器、柔性逻辑门、生物/化学传感器,以及光可配置碳纳米管-ITO互补逻辑门等。他们在提高碳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高比容量稳定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他们成功研制出基于同轴镍/PVDF纳米纤维网络和碳纤维网络的高性能柔性锂离子电池。2017年,张青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发电机,采用间歇接触的p型和n型掺杂半导体作为电极,可同时产生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

梁安辉教授,阳光学院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二级教授,博导,现任阳光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科带头人。曾任原贝尔实验室分部的资深研究员、央企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位。长期从事尖端的光纤通信、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生物光学、及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及研发工作。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特聘专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863、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函评及面试评委。

贾鹤鸣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贾鹤鸣是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获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完成机械工程博士后研究。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榜单)及“2024年中国知网中国高被引学者前1%”榜单,获评三明市优秀教师、三明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还是该校“金凤凰青年学者”、人工智能与信息融合应用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学术任职方面,他担任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和计算机学会理事,同时任SCI期刊《Biomimetics》、EI期刊《Information》编委,以及中文核心期刊《智能系统学报》助理编委、《计算机科学与探索》青年编委。科研上,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7篇为ESI高被引论文。提出吸盘鱼、小龙虾、捕鱼、壮丽细尾鹩莺等原创智能优化算法,研究涵盖智能优化、多目标进化算法、机器学习、特征选择等领域,影响显著。

MOHAMMAD TARIQUL ISLAM , UniversitiKebangsaanMalaysia (UKM), Greece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电气、电子和系统工程系的教授,同时也是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的客座教授。发表了大约600篇研究期刊文章,近250篇会议文章,以及一些关于天线、超材料和微波成像相关主题的书籍,并拥有25项已申请的发明专利。迄今为止,他的论文被引用了18,500次,其H指数为59(来源:Scopus)。在Google学术上的引用量为27,600,H指数为69。

大会学术委员会成员(持续邀约中)

General Chairs

邹复民  福建理工大学

朱  虎  南京邮电大学

Theodoros A.Tsiftsis,University of Thessaly, Greece

General Co-Chair

孙君顶  河南理工大学

Program Chair

冯文峰  河南理工大学

李  昂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Technical Chairs

费成巍  复旦大学

段海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曾念寅  厦门大学

Local Chair

廖律超  福建理工大学

Publicity Chair

罗  堪  福建理工大学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邹志伟  阳明交通大学

Prof. Javier Gozalvez, the Universidad Miguel Hernández de Elche (UMH), Spain

雷  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雪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rof.Ali Jamshidi, Shiraz University, Shiraz, Iran

黄明祥  亚洲大学

Prof. Mounir BOUHEDDA, MEDEA University, Algeria

廖庆洪  南昌大学

吕  玲  大连海事大学

Dr. Jacob MBARNDOUKA TAAMTE, Research Centre for Nuclea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Cameroon

Assis.Prof.Deepak Kumar,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雷顺波  香港中文大学

Dr. Zhenwu Fang,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Dr. Ali Kuhestani, Qom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Dr. Haris M. Khalid, University of Dubai,UAE

Dr. Silvia García Méndez, University of Vigo, Spain

Dr. Jinhao Li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Worshop研讨会(持续邀约中)

Workshop 1  

Title:Research on Visual Servo System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视觉伺服系统研究

Chair 1: 李  昂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Chair 2: 卫克晶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Workshop 2  

Title:Computer-Assisted Knowledge Graph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计算机辅助知识图谱与数字人文

Chair : 杨淯而  香港大学

Workshop 3

Title:Advanced Computer Vision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for Complex Scenarios 复杂场景下的先进计算机视觉与智能分析

Chair 1 : 冯文峰  河南理工大学

Chair 2 : 王建龙  河南理工大学

Chair 3 : 许召召  河南理工大学

Chair 4 : 谷亚楠  河南理工大学

Chair 5 : 侯蓓蓓  河南理工大学

Workshop 4

Title:Energy Storage Planning, Operation, and Business Models in New Power Systems 新电力系统中的储能规划、运行和商业模式

Chair 1 : 杨贺钧  合肥工业大学

Chair 2 : 董吉哲  长春工业大学

Workshop 5

Title:Field-Deployable Intelligent Sensing: Signal Quality, Low-Power Edge AI, and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 Biomedicine 面向现场的智能传感:信号质量、低功耗边缘智能及其在工业与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Chair : 罗堪  福建理工大学

参与形式

为切实举办好电子、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前沿国际会议,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支持ICFEECS 2025。参与形式如下:

1.Presenter

口头报告:在大会上就报告人目前的研究等进行口头英文学术报告,时长约 10-15 分钟。

论文报告:在大会征稿主题范围内提交相关领域英文论文,评审通过后提交注册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研讨会:针对会议主题组建workshop,并邀请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

海报展示:论文以海报的形式在现场展示。

2.Reviewer

作为会议的审稿专家参与支持,负责在专业领域内对稿件进行同行评审,组委会将颁发审稿专家证书。Reviewer申请需要提供个人简历。

3.Committee

作为会议联合主席或技术委员会参与支持,在会议技术层面上指导把关,负责一部分同行评审环节,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Committee申请需提供个人简历。

投稿指南

1. 请至会议官网:https://www.icfeecs.org/venue-2025/ 下载论文模板。

2. 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整体需符合科技论文要求,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请您根据模板编辑您的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以及PDF文档)提交至投稿系统:https://ocs.academicenter.com/submission/stepone?conf_id=1925454578414292992&type=submit

您的文章页面须控制在8页内,含公式图表等,超过8页需缴纳超页费300/页;

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终稿重复率不得超过25%(含文献),单项重复率不得超过4%,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3. 审稿周期:所有文章将经过大会委员会审稿,您将在7-10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意见;

4. 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我们将以短信或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中文注册表。

5. 注册缴费: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并将以下注册文件发回:论文终稿、中文注册表、汇款凭证、学生证明(学生投稿)、查重报告。

会议注册类型注册费用
A.学生注册3400元/篇
B.一般作者注册3600元/篇
C.超页费(超过8页)300元/页
D.参会/报告1500元/人

支持政策

1. 发表机会:针对提交5-10篇优质论文的workshop,我们将提供1-2个免费推荐到与本次会议达成合作的SCI期刊的名额。

2. 会议评优:针对优秀的Workshop,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科研经费支持、推选优秀学者加入学术委员会等多种奖励。

3. 学术支持:参与本届大会的Workshop Chair 将享有被优先推举作为下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讲、主席等权利。

会议日程

2025年10月17日
9:00-20:00现场报到
2025年10月18日
8:30-12:00开幕式&主题报告
12:00-14:00午餐&休息
14:00-18:00分论坛报告&颁奖仪式
18:00-20:00晚宴
2025年10月19日
全天学术考察 & 自由活动

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www.icfeecs.org

官方邮箱:ICFEECS@163.com

组委会秘书:

唐老师 Tel&WeChat-18075175128

林老师 Tel&WeChat-185979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