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国际会议 (ICCESC 2025)

会议简介:2025年第二届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国际会议(ICCESC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24日在湖南衡阳盛大举行。会议将聚焦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做相关致辞与报告,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沿动态。

2025-08-22 至 2025-08-24

中国,衡阳

2025年第二届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国际会议(ICCESC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24日在湖南衡阳盛大举行。

会议将聚焦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做相关致辞与报告,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沿动态。

会议官网:www.ic-cesc.com

会议检索:EI, Scopus

会议出版:提交springer出版社出版,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评审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录用的论文将发表会议论文集,见刊后提交至EI,Scopus数据库

主办单位:湖南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乡村部件化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建材与智能建造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广西岩土与地下工程学会、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C学术中心

大会主讲

Jian Yang   Professor,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Lu Deng   Professor,Hunan University, China

Yong Huang   Professor,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Suiwen Wu   Professor, Hunan University, China

组委会成员

General Chair

陈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General Co-Chair

葛巍教授,郑州大学

Program Chair

周志祥教授,深圳大学,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游春华教授,湖南工学院

马高教授,湖南大学

陈云娟教授,山东建筑大学

Technical Chairs

黄永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东星教授,南华大学

王启云教授,湖南工学院

Assis. Prof. Lisaia Daria,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Prof.Filipe Afonso, Gu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s

陈军浩教授,福建理工大学

傅鹤林教授,中南大学

何江教授,广西大学

钟轶峰教授,重庆大学

乔宏霞教授,兰州理工大学

何敏娟教授,同济大学

黄达海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舒诗湖教授,东华大学

钟杰教授,四川大学

郭柄霖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黄震副教授,广西大学

吕建兵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孙广臣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刘运思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

温树杰教授,江西理工大学

谭鑫副教授,湖南大学

邓楚涵教授,天津大学

张科教授,河北工业大学

范念念副研究员,四川大学

李英海副教授,三峡大学

曹旗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黄忠凯助理教授,同济大学

Assoc.Prof.Malik Adeel Ume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Pakistan

Assist. Prof. H Laldintluanga, Mizoram University, India

Dr. Asim Farooq, Pak-Austria Fachhochschule Institute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Technolog, Pakistan

Dr. Tran Nguyen Hoang Hung, Ho Chi Minh Cit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et Nam

Dr. Yang Jian,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分论坛(持续征集,欢迎加入)

WS-1: AI for building and civil infrastructure

用于建筑和土木基础设施的人工智能

Chair 1:刘斌,长沙理工大学

Chair 2:颜彪,广东工业大学

Chair 3:赵新宇,华南理工大学

WS-2: Innovations in Smart Construction: Integrat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智能建筑的创新:整合数字技术实现可持续和韧性基础设施

Chair 1 :徐亦冬,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Chair 2 :李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Chair 3 :王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WS-3:Advanc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Risk and Resilience Problems in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风险和韧性问题的先进人工智能和数学建模

Chair 1:黄忠凯,同济大学

Chair 2:陈佳耀,北京交通大学

Chair 3:邱大鹏,山东建筑大学

WS-4:AI drive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complex 3D structure

复杂3D结构的AI驱动设计与制造

Chair 1:杜文风,河南大学

Chair 2:栗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Chair 3:张帆,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WS-5:Smart Sensing and Data Analytic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地下工程中的智能传感与数据分析

Chair 1:洪成雨,深圳大学

Chair 2:钱王萍,中国矿业大学

Chair 3:朱旻,深圳大学

Chair 4:陈伟斌,深圳大学

WS-6: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robots

智能建造技术与智能机器人

Chair 1:冯双喜,天津大学

Chair 2:范冰辉,福州大学

Chair 3:郭晶晶,湖南大学

WS-7:Design Methods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Special Structure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极端环境下高性能和特殊结构的设计方法

Chair 1:尤洋,山东交通学院

Chair 2:崔春雨,山东交通学院

Chair 3:刘俊才,香港理工大学

Chair 4:宋超,西安交通大学

WS-8:AI-enhance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structures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既有结构无损检测、评估和性能提升

Chair 1:马高,湖南大学

Chair 2:王素裹,福州大学

Chair 3:王苑佐,北京工业大学

WS-9:Numerical Analysis of Fluid-Solid Coupling of Blast Blocks for Explosive Welding Applications

爆炸焊接应用中爆炸块流固耦合的数值分析

Chair 1:谢兴华,安徽理工大学

WS-10:AI-Driven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Water Project Scheduling

基于人工智能的水文预报和水工程调度

Chair 1:郭玉雪,浙江大学

Chair 2:朱非林,河海大学

Chair 3:顾海挺,浙江大学

WS-11:Analysis o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基于人工智能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分析

Chair 1:宋侨,湘潭大学

Chair 2:黄惟,中国计量大学

Chair 3:周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WS-12:Intelligent Design and Flow Contro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工程智能设计与流动控制

Chair 1: 钱文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Chair 2: 陈冠斌,哈尔滨工业大学

Chair 3: 夏毅,香港科技大学

Chair 4: 李石清,长沙理工大学

WS-13: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Urban Flood Risks

城市洪涝风险的智能管理

Chair 1: 许红师,郑州大学

Chair 2: 吴梅梅,河南工业大学

WS-14: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predi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based on data-intelligent approaches

复合材料与结构性能智能表征、预测与提升

Chair 1: 张白,长沙理工大学

Chair 2: 粟淼,长沙理工大学

Chair 3: 李科锋,湖南大学

Chair 4: 刘兵,桂林理工大学

Chair 5: 赵艳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hair 6: 徐支松,中国矿业大学

WS-15:Novel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新材料与新结构

Chair 1: 刘天桥,北京工业大学

Chair 2: 胡黎俐,北京科技大学

Chair 3: 曹旗,大连理工大学

Chair 4: 钟轶峰,重庆大学

WS-16:AI-Driven Innovations in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and Geohazard Mitigation

人工智能赋能环境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

Chair 1: 丁祥鸿,中南大学

Chair 2: 张召,中南大学

Chair 3: 杨福剑,常州大学

WS-17:Driving Behavior Analysis and Traffic Safety Enhancement in Smar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驾驶行为、交通安全与智能交通系统

Chair 1: 柳美玉,北京工业大学

WS-18:Intelligent Inspection and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Technologies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智能检测及多尺度数值仿真技术

Chair 1: 马缤辉,湖南科技大学

Chair 2: 高庆飞,哈尔滨工业大学

Chair 3: 傅中秋,河海大学

WS-19:Seismic resistance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rning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与人工智能学习

Chair 1: 胡记磊,三峡大学

Chair 2: 张齐,三峡大学

Chair 3: 李涛,长沙理工大学

Chair 4: 伍隋文,湖南大学

WS-20:Study on cement-based materials with SO₂gas absorption function

具有SO₂气体消纳功能的水泥基材料研究

Chair 1: 王子赓,北京工业大学

WS-21:Low-carbon concrete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低碳混凝土及其环境影响评估

Chair 1: 胡彪,深圳大学

Chair 2: 黄晓旭,深圳大学

Chair 3: 贺映候,广州大学

WS-22:Sustainable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Hydraulic and Transportatio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水利与交通地下工程绿色智能建养

Chair 1: 张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hair 2: 欧雪峰,长沙理工大学

Chair 3: 沈俊,深圳大学

Chair 4: 赵燕,云南省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Chair 5: 方星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hair 6: 谢亦朋,中国海洋大学

WS-23: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in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复杂地质环境隧道智能建造

Chair 1: 徐国文,西南交通大学

Chair 2: 周平,西南交通大学

WS-24:Research on multi-hazard resilience of urban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城市建筑群与基础设施系统多灾韧性研究

Chair 1: 郑晓伟,中国矿业大学

Chair 2: 王镇,安徽工业大学

WS-25:Engineering Safe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程安全监测与管理

Chair 1: 李昊,辽宁科技大学

Chair 2: 李嘉奇,辽宁科技大学

WS-26:Advances Testing and Computation Methods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工程结构减灾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Chair 1: 江力强,中南大学

会议征稿

征稿主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等。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地震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河流与海岸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隧道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设计与理论、土木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防灾减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水利工程、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力与水电计算、水力机械、工程测量

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智能设计、智能设备、智能建造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绿色建造技术与智能化、智能建造设备与机器人、数字化建造、智能技术、绿色建筑、工程智能设计、智能建造算法、智能建造机器人技术、智能工程测量与规划、工程信息化、无线化改造、通信系统工程、预测性维护、建筑设备自动系统、安防监控与防盗报警系统工程

投稿指南

下载论文模板:https://www.ic-cesc.com/author/

投稿链接:https://ocs.academicenter.com/submission/stepone?conf_id=1897204855237050368&type=submit

投稿须知:

(1)论文是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并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文章整体需符合科技论文要求

(2)请根据模板编辑论文,全文(word、LaTex)投稿

(3)文章页面建议5-6页,含公式图表等

(4)文章超过九页,从第十页开始需缴纳300元/页的超页费

3.投稿后7-15个工作日内反馈审稿意见或录用通知

4.收到录用通知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5.终稿重复率(含文献)不超过25%,可通过iThenticate或Crossref查重

(温馨提示:尽量不要使用AI工具进行论文写作、翻译、润色)

参会方式

1.投稿作者参会

2.报告者身份参会

参加会议并作报告,不出版论文,请将报告PPT发送至组委会邮箱,并完成注册。注册成功的报告,将列入会议日程。

3.听众身份参会

只参加会议,不做口头报告,可联系组委会完成注册。

注册费用

会议注册类型注册费用
A.学生注册3400元 /篇
B.一般作者注册3600元 /篇
C.超页费(超过10页)300元 /页
D.参会/报告1500元 /人

会议日程

会议地点:衡阳丽波酒店国际大酒店

2025年8月22日
10:00—18:00会议报到
2025年8月23日
8:30—12:00开幕式&主题报告
12:00—14:00午餐&休息
14:00—18:00特邀报告&分会场报告
18:00—20:00晚宴&颁奖仪式
2025年8月24日
全天学术考察

报名参会

参会报名链接:https://topchair.academicenter.com/registration/1904420373618196480

(扫码登记参会信息)

温馨提示

1.关于注册费用请缴纳至官方收款账户,任何人员以工作人员或组委会身份要求通过私人途径缴费,请您联系组委会秘书长,核实其身份,谨防被骗。

2.本次会议注册费由湖南爱思博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收并开具正规、有效的税务电子发票,若需要,请将开票信息、账户核实之后发至会议官方邮箱。

3.未尽事宜,请联系组委会秘书长,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https://www.ic-cesc.com/

官方邮箱:cheicic@163.com

Tel/WeChat:19911327675(肖老师)

(扫码添加秘书长肖老师,了解更多大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