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第五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会议(IoTCIT 2026)拟定于2026年6月26日-6月28日在新疆阿拉尔市盛大举行,由塔里木大学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物联网学会、爱迩思出版社、ESBK国际学术中心、AC学术平台共同协办。
会议将围绕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范畴内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沿动态。会议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信息沟通平台及创新成果展示与推广的渠道,并使各学术机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资源、信息和建议。
征稿主题
通信
通信传输、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有线/无线通信、射频/微波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绿色通信系统、天线和传播、通信技术及应用、智能电网通信、电力线通信、下一代(6G)移动通信、D2D和M2M的通信、电磁场和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信号和图像处理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无线和移动网络、无线网络多媒体、车辆网络、网络编码技术、网络架构和协议、网络安全、人工神经网络、光网络和光无线、融合网络、物联网和大数据、认知无线电网络、下一代网络和互联网
智能技术
信息教育、信息系统建模和模拟、计算机科学、分布式计算、信息检索、泛在计算、高性能计算、普及和移动计算、云计算、Web服务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组织委员会
大会主席
董健教授 中南大学
李世银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Prof.Joel Rodrigues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程序主席
王路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Assist. Prof. Mojtaba Vaezi, Villanova University, USA
出版主席
易云飞教授,河池学院
郑通兴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主席
解迎刚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宣传主席
李元香教授,武汉大学
熊轲教授,北京交通大学
技术委员会
Prof. Chengwei 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Prof. Dimitrios Georgakopoulos,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ilia
Prof. Siva Kumar, Universiti Teknikal Malaysia Melaka, Malaysia
Prof. Yoshifumi Manabe, Kogakuin University, Japan
Prof. Guanjun Xu,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Prof. Anand Nayyar, Duy Tan University, Da Nang, Viet Nam
Prof. Debajyoti Mukhopadhyay, Bennett University, India
Prof. Mahesh V, SR Engineering College, India
Prof. Jinshan Zeng,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Prof. Muhammad Imran Aslam, NED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akistan
Prof. Yongquan Zha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China
Prof. Cong Hu,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ina
Prof. Yingzhou Bi,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Lei Chen, Shandong Universtiy, China
Assoc. Prof. Fenghui Zhang,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Rosilah Hassan,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Assoc. Prof. Tianming M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China
Assoc. Prof. Kefeng Guo, 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Weiqing Guo, Zhijiang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Assoc. Prof. Zhixun Liang, Hechi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Lvqing Bi,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Bo?Zhou, Hechi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Jincun Zheng,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Dr. Yifeng Zheng,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Dr. Claudio Marche, University of Cagliari, Italy
Dr. Joonhee Kwon, Kyonggi University, Korea
Dr. Muhammad Waqas,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UK
Assitant Research Fellow Xudong Zhong, Systems Engineering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China
参与形式
为切实举办好第四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支持IoTCIT 2025。参与形式如下:
——Presenter
1.口头报告:在大会上进行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研究领域的英文学术报告,时长约10-15分钟。
2.论文报告:在大会征稿主题范围内提交相关领域英文版科技论文,评审通过后提交注册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3.研讨会:针对会议主题组建workshop,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
注:口头报告时长和具体流程可酌情而定。
4.博士生论坛:号召各个高校博士生团队成员加入会议,以报告、海报展示等方式进行探讨交流。由相关方向专家学者现场点评互动,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
注:口头报告时长和具体流程可酌情而定。
——Committee
作为会议联合主席或技术委员会身份参与支持,在会议技术层面上指导并把关,负责一部分同行评审工作,组委会将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往届会议
第一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oTCIT 2022)论文集已检索。
第二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oTCIT 2023)论文集已检索。
第三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oTCIT 2024)论文集已检索。
投稿指南
1.请登录会议官网: www.iotcit.org 下载论文模板
2.投稿系统:Manuscript Submission (academicenter.com)
3.投稿须知:
(1)论文是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文章整体需符合科技论文要求。
(2)请您根据模板编辑您的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以及PDF文档)提交至投稿系统。
(3)您的文章页面建议6-8页(包含第8页),含清晰的公式图表等。超过8页需缴纳超页费。
(4)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AI工具进行写作、翻译、润色,避免涉嫌学术不端。
3.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组委会将以短信或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中文注册表。
会议日程
2026年6月26日 | ||
9:00—20:00 | 会议报到、注册 | |
2026年6月27日 | ||
8:30—8:45 | 开幕式、嘉宾致辞 | |
8:45—12:00 | 主旨报告、院长论坛 | |
12:00—13:30 | 午餐、午休 | |
14:00—18:00 | 分会场报告、博士生论坛 | |
18:00—20:00 | 晚宴暨颁奖典礼 | |
2026年6月28日 | ||
全天 | 学术考察活动 |
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www.iotcit.org
会议官方邮箱:iotcit@126.com
联系电话:张老师 18073196045(微信同号)